說孰
「孰」字文言文中常見,主要用作代詞用,常見的解釋有二: 解誰,如:「孰為汝多知乎?」 《列子‧湯問》 解何、甚麼,如:「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」 《論語‧八佾》
說拂
「拂」,可作名詞用,指抹拭塵埃或驅走蚊蟲的工具,如「塵拂」、「拂子」。 「拂」又可作動詞用,解抹擦,如李白《清平樂》:「春風拂檻露華濃」;又可解甩動,如:「拂袖而去」。
說雪
見到「雪」字,我們很自然會想起在北方地區冬天時出現的自然現象。不過雪除了作名詞外,亦可作動詞用,其中一種用法是名詞轉作動詞,解下雪,如白居易詩:「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?」(《問劉十九》) 另一種用法解洗刷,如:「沉冤待雪」。岳飛《滿江紅》的「靖康恥,猶未雪」,很明顯也是解...
說敦
「敦」有以下幾種較為常見的用法: 動詞,解督理、敦促,如:「前日不知虞之不肖,使虞敦匠事。」 《孟子‧公孫丑下》 形容詞,解質樸,如:「其為人也,溫柔敦厚,詩教也。」《禮記‧經解》 副詞,表示誠懇之意,多見於實用的文字,如:「本會敦請教育局局長蒞臨敝會分享閱讀心得。」
旦暮
「旦」原指天剛亮的時候,泛指朝早。「暮」原指太陽將落的時候(傍晚),泛指晚上。又「旦暮」常連用,字面之意是指早晚,如《韓非子‧外儲說左上》:「旦暮罄於前。」 但「旦暮」有時會用作比喻時間過得飛快,如任昉《齊竟陵文宣王行狀》:「非直旦暮千載,故乃萬世一時也。」閱讀古文遇上「旦...
說閱
古文「閱」字作動詞用,有以下幾種較常見的用法: 檢驗、視察。如:「清晨承詔命,豐歲閱田閭。」 白居易《太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寮出城觀稼謹書盛事以俟采》 看、閱讀。如:「閱書百紙盡,落筆四座驚。」 杜甫《贈左僕射鄭國公嚴公武》 經歷。如:「閱一千五百八十一年至萬曆九年。」...
說朕
說起「朕」字,大家一定會想起是皇帝的自我稱呼,但原來在秦代以前,一般人都可稱「朕」!朕和吾、我、予等都是用作第一人稱,都較少人使用,最著名的是屈原《離騷》的其中一句:「朕皇考曰伯庸」(我的先祖名叫伯庸)。朕成為皇帝的專稱是秦始皇的事,始皇統一六國,李斯等人向始皇建議皇帝自稱...
說零
「零」,現代漢語多作數詞用。惟在文言中,「零」的常見用法有二: 其一,作動詞用,解落下,如:「臨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」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 又如《古詩十九首‧迢迢牽牛星》:「涕泣零如雨。」 其二,作形容詞用,解凋落、衰頹。例如陶淵明《歸園田居》:「零落同草莽」,是指農作物的凋落...
說之
「之」字在文言中十分常見,其常見用法有以下三類: 作結構助詞,類似白話「的」,如:「投諸勃海之尾,隱土之北。」《列子‧湯問》(愚公移山) 作代詞用,用法如他或他們,如:「跳往助之。」《列子‧湯問》(愚公移山) 作動詞用,解往、到,如:「下馬飲君酒,問君何所之」 王維《送別》